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天地 > 心理健康

个案朋辈督导 心师互助成长

来源:时间:2019-10-29 字体大小【大】【中】 【小】 分享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们时刻牢记“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使命,在积极投身于心育工作的同时,不断通过培训、教研提升个人的心育工作素养和能力。在南海区教育局健康科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20191025日,南海区高中第二教研组开展了主题为“个案朋辈督导,心师互助成长”的教研活动,地点在石门高级中学,这是我们本学期第2次教研活动。参加本教研会成员有谢雪梅(九江中学);王玲、刘芊琳(南海中学分校);许洛铭、王秋萍 (南海中学);容翠环(狮山石门高级中;唐鸿雁(九江职业技术学校);卓晓霞(狮山高级中学)。教研会包括三个议程,具体情况如下:

(一)共同拟定个案朋辈督导协议

为了保障个案督导在符合伦理规范的基础上有效开展,在督导开始之前,教研组成员围绕如何保护更好地求助者及咨询师的目标商定了督导协议。经过讨论,教研组拟定了“保密原则”、“尊重及接纳原则”“避免资源再使用”等方面的协议内容。其中,保密原则主要指对个案信息的保密和督导成员自我暴露等信息的保密。另外,每次的个案案例,每位成员只能在教研会上进行讨论,以此促进彼此学习,不能在公众场合使用案例内容(如发表论文等);另外,我们发现在督导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流派的咨询理念和方法,朋辈间应相互尊重和接纳。

  

(二)督导个案情况汇报

本次的督导由九江中学的谢雪梅老师提供(分享过程中已隐去个案名字等信息)。首先,谢老师对个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讲述了如何进行心理辅导,以及在此过程中自己遇到的困惑。紧接着,各位成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谢老师对个案情况进行了补充,获取个案的更全面的信息。然后各位成员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中,“自伤、自残”行为,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成员们从行为实施,行为动机,应对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由谢老师针对成员们的分享进行了小结,她认为这次督导不仅让她的辅导过程中的困惑得到答疑,也使她在心理辅导工作中有了不一样的思路。

成员们也纷纷表达了,这次的督导收获颇丰。

(三)精准鉴别各类心理障碍

为了帮助各位心理老师更清晰的了解各类心理障碍,南海中学分校的刘芊琳老师做了《心理障碍的鉴别》的主题讲座。刘老师结合自己曾在医院精神科的工作经验,分享了一些鉴别心理障碍的方法和小技巧。根据学校的实际,重点讲了抑郁症、焦虑症和双相情感障碍这三种心理障碍。从症状,分类,区分标准,量表的使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述,也分享了关于一些药理知识。这些内容,都大大拓宽了心理老师的知识面,在实际的工作中,能更有针对性,更好的帮助有需要的学生。

 

 

 

教研会的最后,所有成员合影并表示期待下一次教研活动到来。“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心育使命,继续加强团队协作,互助成长,提升心理辅导素养及能力以便更好地从事心育工作。